
2026年翻译硕士《358俄语翻译基础》专用教材 _ 达聪学习网
本书是翻译硕士《358俄语翻译基础》的专用教材。根据各院校《358俄语翻译基础》考研大纲要求及历年真题,对该科目的考点进行整理和归纳,特别是针对一些难点和重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共分为词语翻译、俄译汉、汉译俄三章,方便考生复习备考。
已更新
立即获取
【内容目录】
第1章 词语翻译
1.1 大纲要求
1.2 应试指南
第2章 俄译汉
2.1 大纲要求
2.2 应试指南
第3章 汉译俄
3.1 大纲要求
3.2 应试指南
【内容节选】
第1章 词语翻译1.1 大纲要求通过研究各院校《358俄语翻译基础》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词汇方面要求考生准确翻译中俄文术语或专有名词。出题形式为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写出题中的30个汉俄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的对应目的语。汉、俄文各15个,每个1分,总分3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1.2 应试指南
通过对各高校翻译硕士《358俄语翻译基础》真题的归纳分析,我们可大致看出,词语翻译这部分所涉及词汇的领域主要有政治、学术、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科学等方面,内容涵盖面非常广。词语翻译这部分试题非常杂,复习备考难度很大,主要靠平时的收集积累。除了平时的收集积累,掌握一些词汇的翻译方法也很有必要。
一、专有名词的译法
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党派、机关团体、报刊和职务等的名称。翻译专有名词所遵循的原则:
(一)人名、地名一般均音译。例如:
Ленин列宁
Горбочев戈尔巴乔夫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圣彼得堡
Волгоград伏尔加格勒
(二)某些含有一定意义的地名沿用意译。例如:
Приморье 滨海地区
Северная Земля 北地(群岛)
Октябрь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Остров 十月革命岛
(三)党派、机关团体、报刊、通讯社、电台和职务以及国际机构等的名称一般均意译。例如:
Единая Россия 统一俄罗斯党
Либерально-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России 俄罗斯自由民主党
Известия《消息报》
Аргументы и факты (А и Ф)《论据与事实》
ТАСС (Телеграфное агентство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塔斯社
ЕС (Европейский союз) 欧盟
ШОС (Шанхайск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上海合作组织
Президент 总统
Председатель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俄罗斯联邦总理
注:职务名称的译法要因国而异。例如:
Премьер-министр在法国是“总理”,在英国、日本是“首相”。
Министр在俄罗斯是“部长”,在英国是“大臣”,在日本是“相”。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在俄罗斯是“外交部”,在朝鲜、日本是“外务省”。
(四)国名一般音译,个别国名以及带前缀的地名是音译兼意译。例如:
Белоруссия白俄罗斯
Великобритания大不列颠(英国)
音译一般均应以全国统一的译音表为准。但两点除外:
一是约定俗成。已有通用译名的,即使译音不够准确,一般亦应沿用。例如:
Россия俄罗斯(勿译为:罗西亚)
Николай尼古拉(勿译为:尼科莱)
二是名从主人。原文中出现的音译的专有名词,必须按原词而不按其俄文音译来翻译。
Токио东京(日)(勿译为:托基奥)
Джон约翰(英、美)(勿译为:忠)
注:在翻译人名时,如果遇到名字或父名为缩写时,绝不能按缩写字母译音,而必须查出原名,按第一个音节音译。例如:
И.В. Сталин 约·维·斯大林(勿译为:依·弗·斯大林)
Л. Толстой 列·托尔斯泰(勿译为:勒·托尔斯泰)
俄国人的名字或父名为缩写时,可直接写俄文字母。例:В.Г.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可译为В.Г.康斯坦丁诺夫。
总之,翻译专有名词时,切莫想当然信笔而译,否则就会产生错误。
二、表示特有事物的词和新词语的译法
翻译表示特有事物和新事物的词语的前提,是透彻了解它们所表示的具体概念,然后再在译文语言中找出和创造出其相应的词语。
(一)音译。即把原词按音节译为中文的字,这是为了突出表现原词的民族色彩。例如:
Дума杜马
Совет苏维埃
(二)意译。即用简洁的语言把这类词语的意思译出来,有时也可借用汉语里与之相近的词语。例如:
самовар茶炊
луноход登月车
注:在采用意译的方法时,往往要分析原词的构造,然后根据汉语的构词规律创新词。例如интеграция这个词的词根интегра是“结成整体”的意思,词尾ция往往表示“化”的意思。根据以上分析,интеграция译为“一体化”,与此相似的词还有интенсификация(集约化),экстенсификадия(广延化)等等。
又如:разменник这个词的词根размен是:“兑换”的意思。-ник是表物名词的后缀,由于原词代表的事物是“机器”,所以разменник 译为“自动兑币机”。
注:有些词最初是音译,后来又改为意译。如:комбайн最初译为“康拜因”,后又改为“联合收割机”。
(三)音译兼意译。例如:
ленинизм列宁主义
обломовщина奥勃洛莫夫习气
注:采用音译兼意译的方法,在必要时也须注释。例如:БАМ贝阿铁路(指贝加尔—阿穆尔铁路)。
三、成语的译法
成语包括谚语、俗语,其特点是形象鲜明,想象丰富,寓意深远,用语凝练。翻译成语的基本要求:在确切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形象及修辞色彩。
翻译成语的三种方法:
(一)译为相应的成语。
1译为含义、形象完全相同的成语。例如:
гром среди ясного небо晴天霹雳
Куй железо, пока горячо. 趁热打铁
Коммунисты –это капля в море, капля в народном море. (Ленин)
共产党员不过是沧海一粟,不过是人民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已。
Приехал он в город без гроша денег, с небольшим чемоданчиком. (Чехов)
他初来本城住的时候,身上一文莫名,只带了一只小皮箱。
2译为含义相同,但形象不同的成语。例如:
одним выстрелом убить двух зайцев 一箭双雕
метать бисер перед свиньями 对牛弹琴
Он закроет лицо руками... и в три ручья зарыдает. (Тургенев)
他双手把脸一捂……泪如雨下。
... вечер был, как две капли воды, похож на всякий другой вечер... (Л. Толстой)
……这个晚会和别的任何晚会一模一样……
(二)直译。
如果译文语言中没有相应的成语,则直译,并尽可能保持原文的修辞特色。例如:
Золото не золото, не побывав под молотом.
试比较:
不经锤子锤炼,金子不成金子。
千锤百炼出真金。
У врача лечись, а у умного учись.
试比较:
找医生看病,找聪明人学习。
看病请医生,学艺找能人。
(三)意译。
即进行解释性翻译,把原文成语的含义用汉语的一般词汇表达出来。例如:
Девка тут тоже сидит и храпит во всю Ивановскую. (Тургенев)
侍女也坐在那里大声地打呼噜。
Лучше пропасть, чем просто так небо коптить.
宁愿送命,也不能这样混日子。
注:俄文中的同一个成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有不同的译法。
试比较:
Наконец мы нашли общий язык с ними.
我们终于同他们有了共同的语言。
Разве это не означает, что они нашли общий язык с врагом?
他们这不是同敌人一个鼻孔出气吗?
又如:Горбатого могила исправит.可译为“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或“本性难移”,在一定的上下文中,特别是口语中如果带有明显的贬意,也可译为“狗改不了吃屎”。它决定于成语所处的语言环境,包括语体、语气、修辞特点等等。
四、汉语某些特殊词汇的运用
汉语具有一些特殊的词汇,如四字词组、叠词、反义合成词、象声词语等。翻译时,恰当地运用这些汉语特殊词汇,可以提高译文质量。
(一)四字词组的运用。例如:
Его красивые фразы целиком рассчитаны на дешевый эффект.
试比较:
他那些漂亮话完全是为了获得廉价效果。
他那些漂亮话完全是为了哗众取宠。
Разведчик должен быть мудрым, холодным и осторожным. (Новиков-Прибой)
试比较:
一个侦察员必须机智,冷静,谨慎。
一个侦察员必须足智多谋,沉着冷静,小心谨慎。
Мы тревожно спали.
试比较:
我们惶恐地睡了。
我们寝不安席。
注:若滥用四字词组,反而适得其反。例如:
Бальзак с необычайным увлечением относился к судьбе своих героев.
试比较:
巴尔扎克对他笔下主人公的命运如醉如痴。
巴尔扎克为安排自己笔下的主人公的命运费尽了心思。
(二)叠词的运用。例如:
Октябр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 зажгла яркое пламя, которое невозможно потушить.
试比较:
十月革命燃起了扑不灭的烈火。
十月革命燃起了扑不灭的熊熊烈火。
Пароход давно ушел, на пристани было пусто.
试比较:
轮船早已开走了,码头上空了。
轮船早已开走了,码头上空荡荡的。
(三)反义合成词的运用。它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的词结合在一起,如:“成败”“好坏”“是否”等等,表示两方面的意义。例如:
... правильная постановка его [вопроса] определит успех организации армии. (Ленин)
试比较:
……这个问题的正确提出决定着建军的成绩。
……这个问题提得正确与否决定着建军的成败。
Ценность человека определяется той пользой, которую он может принести своему народу.
试比较:
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能给自己的人民带来的利益。
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能给自己的人民带来多少利益。
(四)象声词的运用。翻译时只需译成相应的象声词就可以了。例如:
Трра-трра-трра! Слышится впереди галоп коня. 哒,哒,哒!前面传来马蹄声。
注:有时原文中的非象声词也可译为象声词。这里又分两种情况:
1把原文中表示声音的非象声词译为象声词。例如:
Сквозь дрему ему слышалось, что где-то далеко плешут весла. (Горький)
朦胧中他听到远方传来哗啦哗啦的划桨声。
За четыре года я привык к грохоту машин.
四年来我已经听惯了机器的隆隆声。
有时可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译为不同的象声词。例如:
Слышно было только, как стучал маятник часов.
只听到钟摆发出滴答的声音。
Стук дрожек заставил его поднять глаза.
听到车声辚辚,他便抬起头来。
2把原文中的一般词译为象声词。例如:
Гром ударов их [гагар] пугает.
试比较:
打雷声把水鸭吓坏了。
轰隆隆的雷声把水鸭吓坏了。
Дождь хлещет в стёкла окон, гулко воет ветер.
试比较:
雨点抽打在玻璃窗上,风怒吼着。
雨点抽打在玻璃窗上,风呜呜地吼着。
五、时代色彩和民族色彩的表达
时代色彩反映的是时代的气息,民族色彩反映的是民族的特色。翻译时,应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这两种色彩,忠实于原文。
(一)时代色彩的表达。
要求译文反映出原文的时代气息。товарищ一词,如果是在19世纪以前的文章中出现,就只能译为“伙伴”,而决不能译为“同志”;канцелярия 一词在现代的文章中出现,可译为“办公厅”,而在19世纪以前的文章中出现,则可译为“衙门”。
试比较:
Приветствуем делегатов съезда!
向大会代表们致敬!
Но вот — народ приветствует царя,
Отсутствие мое заметить могут... (Пушкин)
但是你看,百姓都在朝贺沙皇,
我不在场,他们会发觉……
注:表达原文的时代色彩,往往还要通过整个行文将之烘托出来。
(二)民族色彩的表达。
要求译文保持原文中体现的民族特色。рубль要译为“卢布”,而不能译为“大洋”,самовар应译为“茶炊”或“水火壶”,而不要译为“火锅”。有时,为了保持原文的民族色彩,在处理某些表示特有事物的词时,应通过适当方式加以解释或附注。例如:
В Тулу – со своим самоваром ехать.
带着茶炊上图拉——多此一举。
[注]图拉以盛产茶炊等日用品著称。
然而,问题还有另外一面。那就是:在运用译文语言时也要注意避免使用民族色彩浓厚的词语,这一点在翻译成语时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
Ум хорошо, два лучше.
试比较: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人多智广。
集思广益。
Про волка речь, и он навстречь.
试比较:
说曹操,曹操到。
说到狼,狼来了。
显然,第一种译法民族色彩过浓,应当避免。
【来源】https://dacai.100xuexi.com/EBook/993621.html
【类别】
【更多内容】
2026年翻译硕士《358俄语翻译基础》专用教材
本书是翻译硕士《358俄语翻译基础》的专用教材。根据各院校《358俄语翻译基础》考研大纲要求及历年真题,对该科目的考点进行整理和归纳,特别是针对一些难点和重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共分为词语翻译、俄译汉、汉译俄三章,方便考生复习备考。
持续更新
立即购买 →
90%考生复习备考的三大效率陷阱
陷阱1:盲目收集资料,忽视命题规律
-
典型表现:
✓ 下载20G杂乱题库却找不到重点
✓ 重复刷已掌握的基础题,忽略高频争议考点 -
陷阱2:工作忙,复习碎片化低效
-
学习痛点:
✓ 上班累有效学习时间短
✓ 纸质题册不便携带,进度难同步 -
效率工具:
🔹 移动端即开即学:
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
🔹 多种刷题模式:
练习模式,背题模式,考试模式
🔹 错题本自动记录同步:
手机、平板、电脑多端记录,零碎时间复习昨日错题
陷阱3:冲刺阶段刷题越多,焦虑越重
-
复习关键:
抓住重点,以题目解析掌握知识点,触类旁通。
备考官网(电脑平板手机通用):达聪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