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达聪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1-07-20 共216人浏览过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考研真题精选

1、如何在教学中贯彻“为迁移而教”的思想?

答: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掌握和应用学习迁移的规律,以提高教学成效,贯彻“为迁移而教”的思想。

(1)加强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

基本概念和原理概括化程度较高,是一门学科各部分知识的“共同因素”,因此,教师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原理、法则和规律的教学上。

(2)合理安排教材与教学内容

同样的学习内容,如果编排得好,迁移的作用就能充分地发挥,教师的教学也能省时省力;如果编排不好,迁移的效果就小,而教师的努力也往往事倍功半。

(3)合理处理教学程序

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4)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的实际情境最好相类似,这样有助于学习的迁移。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利用直观教具或生动的教学语言,计算机模拟等手段,增加感性认识。

(5)传授与训练正确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学习者在原有学习过程中能否形成一种有组织的、恰当的思考方式或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也是影响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学生一些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将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从而促进学习的迁移。


内容来源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配套题库 

扫码阅读






2、探究学习及其主要活动过程。

答:探究学习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倡的一种学习和教学方法。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自己找出答案。探究学习以言语交流为主。学生必须具有足以进行提问与讨论的言语技能。教师出的问题既不能太易又不能太难,且必须在适当时刻,针对班级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提出启发性问题。其实质是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研究准备阶段、研究实施阶段、形成成果阶段和评价总结阶段。

(1)探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

①准备知识背景

准备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a.向学生介绍探究性学习的性质、目标、步骤、课程、意义和评价等。

b.向学生介绍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及成功案例。

c.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人类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国内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目的是及时将学生引向科学发展的前沿,了解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有哪些,开阔学生研究视野。

②选择课题

选择研究课题决定着研究成果的大小和研究的成败。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某个领域的技能和知识的运用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

③组织课题小组

课题小组一般以3-6人为宜,采取自愿组合、适当调整的建组原则和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活动原则。各小组的研究课题要尽量互不重复。

④设计课题

设计课题又叫开题论证,是对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条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研究分工、研究经费等进行分析、论证和设计。

⑤制订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主要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本课题目前的研究现状、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课题组成员的分工、课题研究的程序和步骤、研究经费预算、参考文献以及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实验方案的编制等等。

(2)探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

①收集事实资料

事实材料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通过文献检索等方式得到的文献资料,另一类是通过问卷调查、实验观察、实地调查等得到的数据资料。包括谈话录音、回收问卷、实验数据、测试结果、观察记录等等。

②整理事实资料

对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使获得的资料整齐有序,便于下一步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一般需要经过核对、分类、挑选等步骤。

③分析处理事实资料

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分析研究,它对研究工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献资料主要用逻辑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数据资料则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从资料中获取带有规律性的结论,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和加工,完成研究方案中提出的研究任务。

④得出结论

把文献资料分析研究和数据资料处理的结果,用概括性较强的语言简洁地表述出来。可以是基本的判断、原则、原理。结论有两个特点,一是概括性,二是证明性。

(3)探究性学习的形成成果阶段

①确定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订有观察报告、实验报告、实验总结、测量报告、研究报告、论文和专著等,也可以是计算机软件、应用模型等。

②确定研究成果的结构

研究成果一般由六个部分组成:题目、署名、引论、主论、结论、引文注释和参考资料。

③撰写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的撰写通常有四个步骤:确定题目、拟定提纲、成果写作、推敲修改。

(4)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总结阶段

学生在取得最终的研究成果之后,还要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对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研究成果的质量、研究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意识、检验感受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总结,以获得进一步的理性认识,并修正和改进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①选定评价形式

主要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实践验证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②实施评价

教师和学生可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共同参与评价的过程。

③完善成果,总结经验

课题小组在听取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建议之后,要针对研究成果的不足进行修改、完善。有时改动可能非常大,甚至需要重做研究,但这都是为了提高研究能力,更好地掌握研究方法,以有益于自己的学习。在修改完研究成果之后,课题组还可集体讨论所做研究的成功经验,交流心得,以利于做好下一个课题的研究。

……


【完整版】 达聪学习网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 页数:150
  • 推荐指数:
  • 适用:网页/电脑/平板/手机
  • 来源:/EBook/1000054.html


  热门内容

——————————————————————————————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复习笔记整理

王道俊教育学第7版复习笔记

中央财经大学431金融学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