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业科目(经济学)》辅导教材 【完整内容点击文中链接获取】
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
第1章 导论
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稀缺性就是资源的相对有限性,是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而言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的欲望的经济物品和资源又是有限的,这对矛盾是永远无法解决的。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2、选择与资源配置
为了有效率地使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的各种欲望和需求,任何社会或国家都必须解决四个基本经济问题,这四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具体如表1-1所示。
表1-1 四个基本经济问题
What? |
生产什么产品,各生产多少?面对稀缺的经济资源,人类需要权衡各种需求的轻重缓急,确定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以满足比较强烈的需求. |
How? |
用什么方法去生产?由于各种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很多用途,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地大多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所以同一种产品的生产往往可以采用很多方法,但它们的生生产效率却不尽相同。经济社会必须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资源组合中,确定哪一种组合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生产方法 |
For whom? |
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因为资源存在稀缺性,没有人能获得他想要的一切,因此每个社会都必须建立某种机制来分配产品 |
When? |
何时生产?何时生产是指资源利用的时间配置,即发展计划。正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所以必须做好动态规划,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见表1-2)
表1-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
|
微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区别 | 研究方法 | 个量分析 | 总量分析 |
前提假设 |
假定资源利用己解決,以经 济资源的最优配置为目标 |
假定资源配置己经解決,以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目标 |
|
联系 | 互为前提 |
它们互相把对方所考察的对象作为自己的理论前提,把对方的理论前提作为自己的研宄对象 |
|
紧密联系 |
一方面,总量是由个量构成的,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另一方面,个量总是在一定的总量中运行的,只有了解了宏观经济学,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微观经济学 |
||
逐渐融合 |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个分支共同构成了现代经济学。这两个领域一度界限分明,但近来,这两个子学科逐渐融合起来,很多经济学家已经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诸如失业和通货膨胀这类属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问题 |
内容来源 |
军队文职经济学辅导教材 ![]() |
二、经济学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做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简言之,实证经济学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分析方法
规范分析方法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简言之,规范经济学回答了“应当是什么”的问题。
3、其他分析方法
(1)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①静态分析:根据既定外生变量求得内生变量的分析方法。
②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的方法。
③动态分析:对经济中发生变动的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中的变动进行分析,包括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时点上的变动速率等。
(2)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在经济分析中,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各个经济决策主体(如消费者、厂商)所做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均衡分析包括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在均衡状态下,当事人决策的最优化是通过边际分析实现的。
……
【完整版】 达聪网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业科目(经济学)》辅导教材
热门内容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业科目(经济学)》全套资料【辅导教材+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