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 【完整内容点击文中链接获取】
一、简答题
1、下列各事件对x商品的需求有何影响?
(1)x商品的生产厂商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宣传。
(2)生产x商品的工人的工资增加了。
(3)y商品是x商品的替代品,y商品的价格下降了。
(4)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答:(1)生产厂商投入资金做广告宣传,会传递更多该商品的有关信息给消费者,从而导致消费者对x商品的需求上升,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生产x商品的工人工资增加,会导致x商品的供给下降,但不会影响需求。
(3)由于y商品是x商品的替代品,交叉价格弹性为正,所以当y商品价格下降时,对y商品的需求将增多,从而对x商品的需求将减少。
(4)消费者收入增加,如果x商品是正常品,则消费者对x商品的需求将增加,需求曲线右移;如果x商品是劣等品,则消费者对x商品的需求将下降。
2、下列各事件对棉花供给有何影响?
(1)气候恶劣导致棉花歉收。
(2)种植棉花所需的化肥的价格上升。
(3)政府对种植棉花的农户实施优惠政策。
(4)棉花价格上升。
答:(1)气候恶劣导致棉花歉收,将使得棉花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左移。
(2)化肥可以视为种植棉花投入的原材料,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且商品价格不变时,棉花商品的供给将减少,供给曲线左移。
(3)政府对棉花种植农户的优惠政策相当于降低了棉花的生产成本,棉花的供给将上升,供给曲线右移。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称为供给量的变动。它在图上反映为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因此,棉花价格上升,将导致厂商对棉花的供给量上升,但是只是在原有供给曲线上变动,而供给曲线并没有发生移动。
内容来源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笔记课后答案 |
3、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供给函数变为Q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与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1)将需求函数Qd=50-5P和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50-5P=-10+5P。
解得:Pe=6。
将均衡价格Pe=6代入需求函数Qd=50-5P,解得均衡数量:Qe=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6,Qe=20。几何图形如图2-10所示。
图2-10 供求均衡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d=60-5P和原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60-5P=-10+5P,解得:Pe=7。
将均衡价格Pe=7代入需求函数Qd=60-5P,解得均衡数量:Qe=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7,Qe=25。几何图形如图2-11所示。
图2-11 需求变化
(3)据题意可知新的供给函数为:Qs=-5+5P,将其与原需求函数Qd=5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可得:50-5P=-5+5P。
解得:均衡价格Pe=5.5,均衡数量Qe=22.5,几何图形如图2-12所示。
图2-12 供给变化
(4)①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2-10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s=-10+5P和需求函数Qd=50-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为Pe=6,且当Pe=6时,有Qd=Qs=Qe=20;同时,均衡数量为Qe=20,且当Qe=20时,有Pd=Ps=Pe=6。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中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Pe=6和Qe=20。
依此类推,以上所描述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其图2-11和(3)及其图2-12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Ei(i=1,2)都得到了体现。
②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2-11中,由均衡点E1变动到均衡点E2,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E1和E2可以看到:由于需求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右移,最后使得均衡价格由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20增加为25。
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50增加为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20增加为25。
类似地,利用(3)及其图2-12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点。
(5)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总之,一般地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完整版】 达聪网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热门内容
——————————————————————————————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8版)配套题库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8版)配套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