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达聪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1-10-22 共225人浏览过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2版笔记讲义【完整内容点击文中链接获取】

【考点难点归纳(厚积薄发)】
考点一、艺术学的产生 ★★
当艺术创作或者艺术鉴赏无法满足人类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时,人们开始进一步探究艺术对人生的深层价值,艺术学就悄然发生了。

考点二、中西方主要艺术家的艺术学思考(见表0-1)★★★
表0-1 中西方主要艺术家的艺术学思考

考点三、艺术学的作用 ★★★
人性的本质决定了人类在满足个人艺术体验的基础上,需要获得更高程度的价值追求。艺术学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在人生行动和艺术体验的基础上,获得理性反思的愉悦。
 
考点四、《艺术学原理》对艺术学原理研究的四方面追求(见表0-2) ★★★★

当今立场:艺术学原理》拟以中国当今(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 纪以后)立场阐释和整合古今中外艺术及艺术理论的历史资 源,吸纳当代中国与世界艺术活动和艺术理论中的最新成果, 融入两方面理论资源。
新传统范畴:指艺术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及总体思路,既传承中华民族艺术 理论传统,又帯有新的现代艺术理论的建构特质,主要体现 在“感兴”及其新形态“兴辞”的运用上。
体制化思路:指将艺术视为现代性社会与文化制度建设的内容,并认为艺 术受制度塑造和规范的研究思路的影响。艺术是一种个性创 造,要解读特定的艺术现象必须从特定的艺术体制入手。

中西交融视点:指对艺术和艺术学理论的认知都着眼于中国与西方知识传统 的交流和融汇,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内容来源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2版)考点笔记





第1章 艺术与艺术学
【考点难点归纳(厚积薄发)】
考点一、从艺术到艺术学 ★★★★
1关于“中国之眼”(见表1-1)
背景:①20世纪30年代,落在英国德温特湖畔地区,结合“中国之眼” 和诗书画合一技法,创作了系列诗歌、文和画集《哑行者湖区画记》等,表现了独特的湖畔风光。至此,中国与英国之间展开了艺术创作与研究相结合的比较。
②蒋彝提出艺术家面对自然景貌时,只能画出个人眼中领悟到的某一面。中国艺术家尽情挥洒胸中山水,而非自然中的山水,因此不 以相似为目的。但其本质上仍是种墓拟,因为他们的作品是源于对大自然最纯粹的印象。
影响:产生了不同的审美鉴赏。英国公众习惯于本国画家典型的焦点透视 法的“如画”描绘。以“中国之眼”去观察蒋录的作品,他用中国 水墨画中的散点透视法及相关处理手法,呈现出了别样的湖畔风光。
中英审美差异的原因:
赫伯特·里德 (英国艺术理 论家、批评家)
比较了中英两国画家,看到了不同民族心灵间的 共通性及再现这种共通性的能力的变化性,赞扬 了蒋暴在沟通中英艺术方面的伟大成就。
贡布里希 (英国美学家、 艺术史家)
贡布里希提出属于文化传统与艺术传统所制约的 差异:
①中英绘画的差异根源于中国人独一无二的“中 国之眼”的作用,包括其背后属于中国美学与艺 术传统的元素。
②“中国之眼”并非中英两国人的眼晴在生理上 的差异,而是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着由文化传统 及艺术传统长期熏陶的差异。正是中国固有的文 化与艺术传统练就了中国人独特的“中国之眼”。 与“中国之眼”相对应的是中国人独特的“小 理定热”,这“使得艺术家在四周的景色中寻找 些他能够描绘的方面”。绘画并非像镜子一样反射 画家肉眼看到的生活实景,而是按画家心中所想 象的方式描绘生活幻景。

结论:①艺术与艺术学之间并不存在天然的沟,而是内在的相互依存的 关系:艺术品的构成、鉴赏及解释本身,就必定包括特定的与具体 艺术符号系统和艺术技巧等相配套的一整套艺术学知识体系,并由特定艺术学加识体系甚至更加深广的文化传统构成。
②每种艺术品都可能依托着特定民族的艺术学传统,或等待着特定 民族的艺术学传统和文化传统去加以解释,同时还期待着从“人类 共通性”或比较艺术学等角度去阐发。
③从艺术上升到艺术学是必然的。

2艺术与艺术学的关系(见表1-2)

……



【完整版】 达聪网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典型题)详解

  • 类型:电子书
  • 推荐指数:
  • 适用:网页/电脑/平板/手机
  • 来源:/Ebook/996288.html


  热门内容

——————————————————————————————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