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硕士355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一
1、黄肠题凑[名词解释]
答:黄肠题凑是指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梓宫、便房、外藏椁、金缕玉衣等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才可以使用。黄肠是指黄心的柏木,即堆垒椁室所用的柏木、枋木心色黄。题凑是指枋木的端头皆指向内,即四壁所垒筑的枋木与同侧椁室壁板面呈垂直方向。该类型墓穴的代表有秦公一号大墓、天山汉墓、广阳王刘建与王后合葬墓。
建筑学硕士355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二
2、三朝五门[名词解释]
答:三朝五门是指古代宫殿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殿堂与门楼。“三朝五门”一词语出郑玄注《礼记》。三朝五门的具体位置及名称因朝代不同而有所区别,以清代为例:三朝,对应三殿,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五门,分别是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
建筑学硕士355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三
3、金箱斗底槽[名词解释]
答:金箱斗底槽是宋代殿阁内部空间划分的结构之一,也是宋代《营造法式》中列举的四种空间(单槽、双槽、分心斗底槽、金厢斗底槽)划分方法之一。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环包内层,内外柱高相等,柱径略有差别。例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殿。
建筑学硕士355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四
4、副阶周匝[名词解释]
答:副阶周匝是指塔身、殿身的周围环绕一圈外廊,在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中称为副阶周匝。通常应用于比较隆重的建筑,例如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内容来源 |
建筑学硕士355建筑学基础考研题库![]() |
扫码阅读 |
建筑学硕士355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五
5、叉手[名词解释]
答:叉手是指支撑在侏儒柱两侧的木构件,是朱式建筑构件名称。在抬梁式构架中,从最上一层短梁到脊“槫”(即脊檩)之间斜置的木件,称为“叉手”。叉手的主要作用就是扶持脊“槫”。在唐代及唐代之前,抬梁式木构架中只有叉手而不用蜀柱,宋代时则将叉手与蜀柱并用,而明清时则不用。
完整版内容见达聪学习网“建筑学硕士《355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章节题库”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