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达聪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1-08-27 共718人浏览过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复习笔记 【点击文中链接获取完整内容】

第1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1文艺学概述

文艺学是一门研究文学活动的理论学科,它不仅会揭示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而且对文学活动也有着指导和支持作用。

(1)文艺学的特点

文艺学具有复杂性,这是因为其研究的对象,即文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文艺学具有系统性,文艺学包含着不同的具体理论等知识体系,它们之间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系统。

(2)文艺学研究的发展

“文艺学”在早期的中国和西方都被称为“诗学”或“诗论”,这是因为早期的文学大多都以诗歌这一体裁作为开端。直到19世纪,整个文学研究基本上仍处于笼统的未分化的状态。

20世纪以来,随着学科的进一步分化,文艺学发展出了不同的分支用以适应文学实践的不断多样化。文艺学的各分支展现了不同的文学研究视角和方法,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也随之成立。

(3)文艺学的分支

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一方面各自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围、对象、任务和功能,另一方面又相互联系、渗透和作用。三者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区别

a.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

b.文学批评或文学史是对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的研究。

联系

a.文学史包含的文学材料为文学理论讨论的对象,文学批评实践的成果为文学理论进一步深化提供了依据。

b.文学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作用。如果没有文学理论的指导,文学史就会成为一堆散乱的材料,文学批评也会成为个人情感的随意抒发。

 

2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文学理论不同于文学史、文学批评,它具有普遍性,揭示的是文学研究中的一般性规律,起指导作用;而文学史、文学批评具有特殊性,它们包含着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是文学理论研究的基础。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文学四要素的观点

文学的四要素包含世界、作品、读者、作家,这四个要素共同组成了文学活动。这一观点是由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的。

 

2文学理论的任务

(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是伴随着人类共同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学活动会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征,而文学理论就是要去发现这些特征。

(2)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活动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人类其他的精神活动,而文学理论就是要研究文学活动的这一特殊性,也就是发现文学活动的本质。

(3)文学创造论:文学以社会生活为创作的源泉,文学创作者通过特殊的创作方式将社会生活变为文学文本,而文学理论就是要对这一创作的方式与规律进行研究。

(4)作品构成论:文学作品由诸多方面构成,其中包括主题、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而文学理论就是要对这些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5)文学接受论:文学文本如果离开了读者的阅读与欣赏就不能成为作品,只有读者将其经验为审美对象,文学文本的使命才得以完成,而文学理论就要探究读者接受文本的过程与规律。



内容来源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  

扫码阅读







(三)文学理论的应有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1)文学理论建立在文学活动的实践之上,如果没有对从古至今的文学活动实践的归纳总结,文学理论就只是空谈。先有文学活动的实践,然后才会有文学理论的概括。

(2)文学理论还需要通过检验才能得以成立,而这检验的标准就是文学活动的实践。

(3)对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态度: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民主的、科学的和现代的。

(1)民主的。文学应该是喜闻乐见的,应该满足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而不应该只迎合少数人的审美倾向。

(2)科学的。文学理论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总结出文学规律,这并不是说一定要通过精密的计算等方式进行文学研究,而是说文学理论要具有逻辑性、学理性。

(3)现代的。文学理论应该时刻回应时代的需要,也应该具有引领性,不能只面向过去,而更应该用现代化的方式设想未来。

……



【完整版】 达聪学习网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类型:电子书
  • 推荐指数:
  • 适用:网页/电脑/平板/手机
  • 来源:/Ebook/1000269.html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