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2版复习笔记 【完整内容点击文中链接获取】
第3章 世界的物质性【知识框架】
【考点归纳】
考点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要点 | 具体内容 | ||
物质概念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
以朴素科学意识为基础,从具体物质チ形态说明世界同一性 |
|
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 |
从感觉论原则出发,将物质的本质理解为抽象的广延, 即可感性的存在 |
||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
定义 |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独立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 |
|
内涵 |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是可感的存在,为具体事物共同本质的高度抽 象,并以实践观点为基础 |
||
意义 |
体现自然观与历史观、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 |
||
运动、时间和空间 |
运动与物质的 关系 |
世界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 物质运动绝对永恒 |
|
物质相对静止 的表现形式 |
事物具有质的稳定性,特定条件下事物间的关系没有 变化,静止是相对的 |
||
时间和空间 |
①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绩性,特点为不可逆性;空间 是事物运动的广延性。 ②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同物 质运动不可分离 |
||
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 |
两种基本存在 |
自然存在指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存在,社会存在指生产 方式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 |
|
物质运动形态 |
①物质运动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 命运动和社会运动。 ②又可归结为三种基本形式,即无机界运动、生命运 动和社会运动 |
考点二、意识及其本质
要点 | 具体内容 | |
意识的产生与本质 |
产生的环节 |
事物间的相互作用、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 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
意识的本质 |
①劳动对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语言是思 雏得以可能的存在形式。 ②意识是物质的特殊属性,其反映的形式主观,而反映 的对象和内容是客观的 |
|
意识的构成与功能 |
构成 |
内容上是知、情、意的统一体,程度上分为潜意识和显 意识,指向上分对象与自我意识 |
功能 |
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动地反映和创造世界,但受到客观 世界、历史条件的限制 |
|
社会意识与存在 |
1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内容来源 |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2版笔记 ![]() |
考点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要点 | 具体内容 | |
物质与意识的物质统一性 |
①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及其表现,物质运动服从客观规律。 ②人的活动集中体现物质世界多样性的进化系列和运动规律 |
|
自然界与人类 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
物质世界 |
物质世界的存在开态多种多样,人类社会是其中最复杂和高级的存在 |
社会物质性 |
社会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生产劳动是物质性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意义 |
①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唯心论、宗教神学、二元论对立,与科学 的实戝观相统一。 ②对于认识世界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完整版】 达聪学习网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