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达聪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2-06-03 共113人浏览过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完整内容点链接获取】

 立即获取: /Ebook/1002519.html



1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因而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马克思恩格斯。你怎么评价这种看法?

答:该观点错误,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但是马克思主义不等于马克思恩格斯,具体分析如下:

(1)马克思、恩格斯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没有马克思、恩格斯就没有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恩格斯写下了许多著作,还在马克思逝世后肩负起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任务,承担了整理和出版马克思文献遗稿的工作。他们二人都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马克思主义不等于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条件;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既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创立的,也根植于社会经济实践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体系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而任何一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思想理论体系都有其历史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必须结合具体情况、根据现存条件来阐明与发挥。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各国实践的主题也在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一切科学一样,通常都会包含着对前人理论的重要突破。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的结合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不可能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它包括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列宁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20世纪上半期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2有的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成是三个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你认为这一说法对吗?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

答: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和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和理论表达;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能够反映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立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理论,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与时代发展、新的实际的结合,是实践之树的奇葩,是进行实践探索的科学。研究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献资料和经典著作,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内涵、体系和精神实质的重要前提。

(2)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着的原理对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认识的发展、人自身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规律性的整体反映。

它是对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认识的发展、人自身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等不同层面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出的整体研究。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认识的发展、人自身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身是一个整体,它们各自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每一部分都离不开其他部分,其都是对其他部分的阐释,使其他部分得到理解、丰富和发展,而每一部分又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具体表现。正是这些逻辑联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阐明的是自然社会思维认知各方面的客观规律,以及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整体性、时代性、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主要特征。




内容来源: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导 论

 0.1 复习笔记

 0.2 课后习题详解

 0.3 考研真题详解

第一章 物质世界的发展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详解

第二章 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详解

第三章 人与社会的关系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详解

第四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详解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发展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详解

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实质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七章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

 7.1 复习笔记




扫码在手机上做题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代性?

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代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要在理解时代内涵、把握时代特征、反映时代要求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不是终极真理,而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体系。

(2)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时代前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理论形态。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俄国革命实践,在总结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形成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代化的新的理论形态,就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存在着两种错误的做法:一种是教条式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抱着经典作家的个别原理和字眼不放;一种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孤立在抽象的理论状态,而与实践割裂开来。针对这两种错误的做法,谈谈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做到:

(1)处理好坚持与发展的关系

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曲解甚至背离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初衷。“发展”只能是“坚持”基础上的“发展”,有了“坚持”,才会有“发展”。同样,“坚持”也只能是“发展”中的“坚持”。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

教条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整风时期着重反对的一种错误倾向。

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态度,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成僵死不变的教条,固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甚至个别字句,否认马克思主义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态度,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成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断重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成词句,否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

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态度,就是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背离马克思主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要求。

教条主义的实质在于,割裂理论与实际之间的本质联系、用理论裁减实际、用理论抹杀现实。

教条主义的存在必然会阻隔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扼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机和活力,反对教条主义,是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方面。

(3)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与时俱进,表现为它是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它既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要求,同时又深深扎根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客观需要之中,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

在当代中国,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

(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寓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之中,透射出深藏在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背后的、人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的观念问题,以及思想路线、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与思想方法问题,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寓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真谛,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自觉地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认识、分析以及解决现实问题。



【完整版】 达聪网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类型:题库
  • 推荐指数:
  • 适用:网页/电脑/平板/手机

来源:/Ebook/1002519.html


  热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