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达聪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2-06-10 共64人浏览过

2022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三科合一)题库【真题精选+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完整内容点链接获取】

 立即获取: /Tk/4622.html


1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句话说明(  )。
  • A.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同一定的条件相关,因此办事情、想问题必须考虑这些条件,从实际出发
  • B.外在的环境和条件直接影响着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因此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 C.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
A
【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这里强调外因的重要性,说明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B项,外因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而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CD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题目强调外因的作用,且不涉及矛盾的主次方面。
2
量变与质变的判断标准是(  )。
  •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 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 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答案】
B
【解析】
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程度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质和量是统一的,并在度中体现出来。度是保持事物稳定性的数量界限。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三个方面: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与质变相互依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地引起质变;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3
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
  •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 B.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 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 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答案】
B|D
【解析】
BD两项,精神属于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但并不等同于事物本身,也不能代替事物。“画饼”属于意识活动,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真实的饼,也不能代替真的饼来充饥。
4
简述《电影产业促进法》的意义。
【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目的在于规范电影产业发展和市场秩序,通过简政放权、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电影整体发展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水平。其意义包括:
  (1)《电影产业促进法》将长期以来中国电影产业改革发展的成熟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为未来电影产业持续健康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对电影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2)《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的五个主要制度措施将对中国电影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①将电影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电影产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降低电影行业准入门槛,调动全社会参与热情,激发市场活力。
  ③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对电影产业给予立体的制度支持。
  ④通过扩大监管范围,完善监管措施,细化监管程序,加大打击力度等,进一步规范产业发展和市场秩序。
  ⑤明确电影的正面导向作用,维护观众合法权益,鼓舞创作热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以新的问题意识重新讨论中国电影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内容生产与消费问题,重新将电影观念问题化,对于促进电影产业大跨步的健康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4)《电影产业促进法》形成导向鲜明、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法律框架,为国产电影创作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同时能促进电影创作的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5)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电影产业促进法》也将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内容来源:
2022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三科合一)题库【真题精选+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本书是2022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科目《广播电视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业务》三个科目的题库,遵循2021年版考试教材的章目编排,并根据2021年考试大纲的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对题库中的习题进行了详细解析。

温馨提示:

《广播电视综合知识》科目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科目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广播电视业务》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扫码在手机上做题

5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答案】
D
【解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马克思主义认为,多样化的世界是有统一的本原的,这就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完整版】 达聪网 2022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三科合一)题库【真题精选+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类型:题库
  • 推荐指数:
  • 适用:网页/电脑/平板/手机

来源:/Tk/4622.html


  热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