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希光《新闻采访写作》考研真题精选 【点击文中链接获取完整内容】
1、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哪些职业素质?为什么?
答: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具体包括:
(1)正义感
坚持真理,维护正义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责任。在真理和正义面临威胁的时候,记者只能挺身而出,因为他们责无旁贷。坚持真理和维护正义的传统引导和支撑着新闻界运行,也给新闻界带来最高荣誉。
(2)同情心
真正的记者必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情心造就着记者敏锐的感觉神经,记者应该是敏感的,敏锐地感觉到人民的疾苦,社会的不公,不幸者的不幸,无辜者的无辜。同情心是责任心的基础。它关系到一个记者对新闻的敏感,关系到记者职业的实现。
(3)勇往直前
新闻工作是勇敢者从事的职业,而不是怯懦者从事的职业。记者需要具有采访消息的不可动摇的信心,随时准备遭遇拒绝、遭遇冷遇、遭遇嘲弄、遭遇无礼、遭遇恫吓、遭遇威胁。记者要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财富,包括自己的自尊心和生命。
新闻记者面对难以逾越的障碍,首当其冲的考验与其说是智慧不如说是进取精神。
(4)坚持不懈
在新闻报道尤其是舆论监督类报道中要坚持不懈地把新闻采访和写作进行下去。
(5)不断质疑、不断求证
新闻工作者要做“怀疑主义者”,应该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切可能构成新闻的事情提出疑问。不轻信别人,不轻信任何说法,不轻信任何没有经过证实的消息。让质疑贯穿在新闻采访的全过程,让质疑推动我们去追寻事实的真相。
(6)积累知识
知识是新闻敏感产生的基础。面对日新月异变动的社会环境,新闻工作者要想及时识别新闻,准确判断新闻、真实识别新闻、深刻分析新闻,就必须努力学习,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活跃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专业工作能力。
(7)勤于思考
思考是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也可以说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同时,思考也将推进学习进入新的境界。新闻记者对任何一个事物都需要追问。要具有研究问题的能力、面对突然呈现于眼前的一切具有新闻性的陌生事物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
(8)为社会负担责任
新闻记者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通过新闻报道对社会实行舆论监督,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给予关注和报道,要做社会大船前行中的瞭望者。
以上素质是新闻工作者实现职业理想和追求的必要条件。
内容来源 |
李希光《新闻采访写作》配套题库 ![]() |
扫码阅读 |
2、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责任与其他行业工作者的职业责任有什么不同?
答:作为一种职业责任,新闻工作者和其他行业的工作者的职业责任存在着很多共性,但是由于新闻事业的特殊性,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的责任还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真实、客观而又公正地报道和评述新闻,满足公众的知闻需要
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和公正是社会与公众对媒体传播最基本的要求。一家负责任的新闻媒体和一个负责任的新闻工作者的首要责任,就是要向社会与公众提供真实、准确、充分、全面而又客观公正的报道。而一切无视公众的知闻权利,违背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和公正原则,传播虚假新闻或有意隐瞒事实真相的做法,都是有悖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责任和要求的。
(2)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当好耳目喉舌
新闻媒介作为一种社会舆论机关和公众舆论手段,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当好社会与公众的耳目喉舌,是其不容忽视和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一家负责任的新闻媒体和一个负责任的新闻工作者应当时时把社会公共利益,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捍卫者,做人民利益的代言人,永为人民鼓与呼,这是新闻媒体必须承担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3)发挥媒介的监督作用,当好“百姓镜鉴”
新闻媒介被称作是“社会监视器”或“环境监测者”,有着预警和监督的功能及责任。新闻工作者通过对政府、对社会不良现象、对违法、违纪和违反社会公共道德者个人的监督来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以维护社会与公众的利益不至于因此受到侵害,保证社会这部大机器能够不出偏差,实现良性运行。
(4)履行社会公共文化的使命,不传播低俗不雅的内容
新闻媒介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文化事业,应当自觉地传播有助于促进积极、健康、有益的社会公共文化的内容,自觉抵制消极的、不健康的和有害的文化传播。那些传播“伤风败俗”“诲淫诲盗”“低级趣味”“格调低劣”的,“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东西的行为,是对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理念的一种背弃与糟践,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
【完整版】 达聪学习网 李希光《新闻采访写作》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热门内容
——————————————————————————————
庞皓计量经济学第4版考研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