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达聪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2-01-17 共989人浏览过


马工程《法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完整内容点击文中链接获取】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的特点。  

达聪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法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相比,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具有以下特点:  (1)揭示了法与统治阶级之间的内在关系。法是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是从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根据统治阶级的利益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调整社会关系的。  (2)揭示了法与国家的必然联系。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统治阶级的意志经国家制定或认可上升为法。  (3)揭示了法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因果联系。历史上出现的一切法,既不能从法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人类的精神世界来理解,而必须从法的物质生活条件来理解。  (4)揭示了法的主要目的、作用和价值。法是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  (5)揭示了法的主体内容和调整机制。法的主体内容是以规范形式规定和确认的法定权利和义务,法对人们的行为的指引和向导也是通过权利和义务机制实现的。   


2、简述法的阶级性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性的关系。  

达聪解析: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中,法的本质具有阶级性与物质制约性。法的阶级性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性是统一的。具体分析如下:  (1)法的本质首先反映为法的阶级性。法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实质上是掌握国家政权阶级即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指由统治阶级的根本的整体的利益所决定的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的体现。  (2)法的本质最终反映为法的物质制约性。法的物质制约性,是指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或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的。这就意味着特定国家的法的内容在最终意义上是由特定国家在特定时空下的物质生活条件或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的。简言之,法的内容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物质生活条件或物质生产方式。  (3)法的阶级性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性是统一的。  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由一定的阶级即统治阶级代表。在法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中,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统治阶级意志或人民意志,而统治阶级意志是当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集中反映。  ②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必须通过统治阶级及其国家意志体现在法律中。  ③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来源于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分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制度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法作为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既是阶级意志的反映,更是社会生活的需要。



内容来源 马工程《法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3、论述法律概念的功能。
【真题链接】简述法律概念的功能。[中财2011年研]
达聪解析:法律概念对法律的运作与法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讲,具有三大功能:
(1)表达功能。法律概念间的连接使法律得以表达,没有法律概念,法律是难以想象的。
(2)认识功能。法律概念使人们得以认识和理解法律,不借助法律概念,人们便无法认识法律的内容,难以进行法律交流,更无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法律实践活动。
(3)改进法律、提高法律科学化程度的功能。丰富而明确的法律概念可以提高法律的明确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使法律成为专门的工具,使法律工作成为独立的职业。法律概念与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同等重要。


……



【完整版】 达聪网 马工程《法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类型:电子书
  • 推荐指数:
  • 适用:网页/电脑/平板/手机

来源:http://dacai.100xuexi.com/EBook/1001002.html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