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达聪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1-12-06 共202人浏览过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3版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完整内容点击文中链接获取】


1、简述中外历史上的主要艺术创作观念。

答:中外历史上占主流的艺术创作观念都和艺术家这一创造主体密切相关。历史上主要的艺术创作观念有:

1)虚静说

虚静属于中国古代艺术创作论中较有特色的一种。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强调,艺术家必须排除外界事物与内心种种杂念的干扰,进入才能一种虚空、宁静的特定精神状态。

2)愤书说

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其中既包含了烦闷、失望、哀怨、痛苦,又涵盖了悲痛、仇恨、愤恨、愤怒等心理因素。而发愤就是以上种种积郁情感的宣泄。在中国古人看来,苦闷不平的情感能够激发强大的艺术创作动力,有时甚至成为了衡量艺术成就高低的标志。

3)模仿说

模仿说源于希腊先贤,是西方最古老的艺术创作观念。模仿说认为,艺术创作就是来自对自然的模仿。模仿既是一个原则也是一个过程,其中试图模仿的一方努力使自己近似于被模仿的对象。其中,模仿说的代表人物柏拉图真正实现了该观念的理论化。他认为艺术家的感官知觉仅能显露事物表面现象而不能揭示其真相。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模仿活动同样可以通往真理,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

4)表现说

表现说把艺术创作看成是人类心灵的一种表现,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文艺思想(柏拉图的神灵凭附说)。该理论之后被浪漫派艺术家、理论家所提倡。华兹华斯和雪莱认为,是人的主体心灵的主观表达,是一种能够引领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感性力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5)移情说

移情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占支配地位的艺术创作理论之一,罗伯特·费肖尔最先使用了移情作用这个词,后来立普斯对移情作用进行了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移情说认为,审美对象之所以美,在于人把情感移入审美对象中。

6)原欲升华说

原欲升华说认为,艺术创作来源于个体原欲的升华,由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美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艺术创作行为是人的原欲的升华。




内容来源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答案 






2、如何理解当代艺术创作的特征?

答:当代艺术创作不再是艺术家单纯凭借个体想象力的自由驱使来进行的艺术创作,而是日益呈现出了个人创造行为与主流价值体系的整合要求、文化产业体制的商业营销活动相融合的新特征。具体特征如下:

1)个性化依旧为艺术的生命

无论当代艺术如何发展,艺术家的个性化追求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艺术家的个性是艺术的生命。

2)受到产业化体制的制约

当代艺术的产业化进程决定了艺术不仅单纯体现了艺术家的个性,更是当代文化产业体制的体制化结果。比如说电影已经不再单纯是导演个人才情的展现,必须适应文化产业体制的改革要求。

3)在产业化体制下创作符合主流价值体系的艺术品牌

当代艺术创作要求艺术家的个性化追求必须沿着艺术产业化的体制轨道运行,直到艺术家们打造出符合主流价值体系的艺术品牌。

总之,当代艺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社会群体整合诉求、大众文化心理需求和创作者个性表达要求的平衡与统一。

……



【完整版】 达聪网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典型题)详解

  • 类型:电子书
  • 推荐指数:
  • 适用:网页/电脑/平板/手机

来源:/EBook/1000725.html


  热门内容

——————————————————————————————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2版)配套题库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