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专业资格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考试题目精选
1、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是( )。
A.作者、编者、读者
B.策划、审读、编辑加工
C.编辑、复制、发行
D.编辑加工、整体设计、校对
【答案】C
【解析】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出版活动由编辑、复制、发行三个要素构成。作为一个完整的出版活动来说,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且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编辑”是指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它是作品复制和发行的前提,也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复制”是指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复本的工作。“发行”是指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2、关于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我国出版工作有基础性的意义
B.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C.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
D.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案】A
【解析】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对我国出版工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国出版工作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为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3、出版物的特殊性之一,是其使用价值( )。
A.与社会效益相对立
B.能产生利润,避免亏损
C.既可能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用,也可能产生负面的社会效用
D.与社会效益相一致
【答案】C
【解析】在一般情况下,一般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通常都能产生正面社会效用。出版物则不然。出版物的使用价值既可能产生正面社会效用,也可能产生负面社会效用。两者都不是个别的,而是比较经常的、普遍的。前者集中体现在优秀出版物中,后者集中体现在劣质出版物中。一本荒诞、淫秽的图书,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没有效用的废品。其实不然,它同样有使用价值,能满足某些人某种精神生活的需要,甚至还可能成为某些人竞相购买的热门商品。但是,这种使用价值是人们灵魂的腐蚀剂,具有负面社会效用。
4、出版信息资源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
A.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消失
B.不可以再次开发利用
C.不是消耗型资源,而是再生型资源
D.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答案】C
【解析】信息资源不是消耗型资源,而是再生型资源。精神文化产品的内容不会像物质产品那样在使用、消费过程中逐渐损耗、消失,反而会通过开发、利用而不断扩大、增值。出版单位拥有这样的资源越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就越强。如果善于把社会上的精神文化成果和市场需求信息掌握在自己手中,出版单位就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保证出版工作持续、协调发展的最重要资源。
内容来源 |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题库 ![]() |
扫码阅读 |
5、关于出版业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出版业是文化事业,不是文化产业(社会产业)
B.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社会产业),不是文化事业
C.出版业既是文化事业,又是文化产业(社会产业)
D.出版业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公益事业
【答案】C
【解析】我国出版业的特点有:①属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②具有产业经济属性;③富有文化创意价值;④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⑤事业和产业的有机统一。出版业为了组织出版物的生产和传播,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它要通过各种经济活动谋求经济实力的壮大。它的产品只有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才能实现价值。因此,我国出版业是一种文化产业,又具有产业经济属性。
6、()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出版业和出版市场。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答案】A
【解析】美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出版产业和出版市场。近年来,美国图书出版种数在20万种左右浮动。图书出版业的销售收入在250亿~280亿美元之间波动,2018年,美国图书出版业销售收入约为258.2亿美元。世界许多出版公司,都在美国设有分社,集中在纽约、波士顿等地。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出版业的研究内容的是( )。
A.出版业与相关行业的关系
B.出版业的体制机制
C.出版业的结构和发展方式
D.出版管理体制和出版法规
【答案】D
【解析】出版业是从事出版活动的社会行业,是出版学研究的主体,出版业的发展规律影响着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领域和侧面。对出版业的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几项内容:①出版业与相关行业的关系;②出版业的体制机制;③出版业的结构和发展方式。D项,属于出版学的学科内容。
……
【完整版】 达聪学习网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题库【历年真题(部分视频讲解)+章节题库】
热门内容
——————————————————————————————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考前模拟题及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