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达聪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2-05-10 共214人浏览过

陈秀宁《机械设计基础》(第4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完整内容点链接获取】

 立即获取: http://dacai.100xuexi.com/Ebook/996881.html



第二章 联 接

题2-1 螺旋线和螺纹牙是如何形成的?螺纹的主要参数有哪些?螺距与导程、牙形角与工作面牙边倾斜角有何不同?螺纹的线数和螺旋方向如何判定?答:(1)如图2-1,将一张剪成底角为λ的直角三角形abc的纸片绕在直径为d2的圆柱面上,其底边ab和圆柱底面周边相重合,则斜边ac在圆柱面上形成的即为am1c1一条螺旋线。再取一个平面图形,例如矩形,使其沿螺旋线移动,移动时保持该平面通过圆柱面的轴线,该矩形在空间划过的轨迹即形成相应的矩形螺纹;选取其他形状的平面图形即可得到不同牙型的螺纹。
(2)螺纹的主要参数有大径d、小径d1、中径d2、螺距P、导程S、牙型角α、螺纹升角λ。
(3)螺距P是指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导程S是指螺纹上任一点沿螺旋线转一周所移动的轴向距离,对于单线螺纹,S=P;对于螺旋线数为n的螺纹,S=nP。
牙形角是指螺纹轴向剖面螺纹牙形两侧边间的夹角;锯齿形螺纹(e图)中,工作面牙边倾斜角是径向面与工作螺牙面夹角,大小为3°,非工作面牙边倾斜角为30°,牙形角为非工作面牙边倾斜角与工作面牙边倾斜角之差。
(4)根据螺纹的线数不同可分为单线螺纹、双线螺纹和多线螺纹,线数的确定主要看头部,螺纹线数与头部缺口数目相等。根据螺纹线的绕行方向分为左旋螺纹与右旋螺纹,符合右手四指握旋转方向,动点沿拇指指向上升的称为右螺旋线;符合左手四指握旋转方向,动点沿拇指指向下降的称为左螺旋线。


图2-1 螺旋线与螺纹牙形
题2-2 已知一普通粗牙螺纹,大径d=24mm;中径d2=22.051mm(普通粗牙螺纹的线数为1,牙形角为60°),螺纹副间的摩擦系数f=0.15。试求:①螺纹升角λ;②该螺纹副能否自锁;③用作起重时的效率为多少?
答:①经查阅资料,M24普通粗牙螺纹螺距P=3mm,螺纹升角计算为

②螺纹的当量摩擦角为

,故可以自锁。
③起重时的效率计算公式为



内容来源:
陈秀宁《机械设计基础》(第4版)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1.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2.挑选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本书挑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扫码在手机上做题


题2-3 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场合?螺纹联接防松的意义及基本原理是什么?请指出图2-2中螺纹联接的结构错误。

图2-2
答:(1)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和适用场合:
①螺栓联接:应用最广,多用于被联接件不太厚并需经常拆卸的场合。
②螺钉联接:用于被联接件之一较厚、不便加工通孔的场合,但不能经常装拆,否则因螺纹孔磨损而导致被联接件报废。
③双头螺柱连接:用于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便穿孔、且需经常拆卸或结构上受限制不能采月普通螺栓的场合。
④紧定螺钉:用于传递力以及力矩不大的情况。
(2)螺纹联接防松的意义及基本原理:
在静载荷和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联接所用的三角形螺纹都具有自锁性,但在冲击振动和受变载荷的作用以及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联接有可能松动、甚至松脱,这不仅影响机器正常工作,有时还会造成严重事故,所以在设计螺纹联接时,必须考虑防松。
三种螺纹放松方式的基本原理是附加摩擦力防松、直接锁住防松以及破坏螺纹副关系防松。
(3)图2-2中螺纹联接的结构错误:
(a)图中沉头孔直径应大于螺钉头的直径;底板孔应存在45°锥孔;上侧板光孔直径应略大于螺钉大径;(b)图中上侧板光孔直径应略大于双头螺柱大径;底板孔应存在45°锥孔;底板孔螺纹深度应大于螺柱螺纹深度;(c)图中上下板结合面处缺少轮廓线;应使用铰制孔螺栓。
题2-4 如图2-3所示,拉杆端部采用普通粗牙螺纹联接。已知拉杆所受最大载荷F=15kN,载荷很少变动,拉杆材料为Q235钢,试确定拉杆螺纹的直径。

图2-3
答:取安全系数[Ss]=1.6,计算普通粗牙螺纹的许用拉应力

因为载荷很少变动,取松连接,则拉杆螺纹的小径d1为

根据教材表2-1,可使用M14粗牙普通螺纹。

……


【完整版】 达聪网 陈秀宁《机械设计基础》(第4版)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 类型:电子书
  • 推荐指数:
  • 适用:网页/电脑/平板/手机

来源:http://dacai.100xuexi.com/Ebook/996881.html



  热门内容

——————————————————————————————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濮良贵《机械设计》(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