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题目精选【完整内容点击文中链接获取】
1、名词解释:总需求
【答案】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需求总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如图所示。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原因是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引起利率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利率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劳动工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从而使人们消费需求下降,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提高也会使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这两方面都会使得总需求减少,于是总需求与价格反方向变化,总需求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
总需求曲线斜率反映的是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变动多少。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仅仅价格变动,则国民收入沿着总需求曲线变动;当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变动时,需求曲线会发生平移。
2、判断题:M2的范围大于M1,流动性也强于M1。( )
A.对
B.错
【答案】B
【解析】M2包括储蓄账户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其范围大于M1,但流动性弱于M1。
3、名词解释:可贸易商品
【答案】可贸易商品是指参与国际贸易、价格随着国际价格变化而变化的商品;不可贸易商品是指不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其价格由国内供求状况决定,不受国际价格影响的商品。一般而言,此种对一国商品的划分主要是出于理论分析的需要。
联合国产业分类标准(SIC)将商品和劳务主干产业分为以下九种:①农业、狩猎业、林业、渔业;②采矿业;③制造业;④电力、燃气和水;⑤建筑业;⑥批发和零售业、餐饮、旅馆;⑦运输、仓储和通讯;⑧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业服务业;⑨社区、社会与个人的服务。其中农业、采矿业和制造业的商品,通常被认为是最可贸易的商品。
商品可贸易性有两个主要决定因素:第一是运输成本,它是贸易的自然障碍,运费在商品总成本中的比重越低,商品越易进行国际贸易;第二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程度,表现为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即使运输费用很低廉,这些措施也能够阻碍国际贸易。
在有些版本的教材中,将可贸易商品定义为在区域(国家)间的价格差异可以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的商品,而不可贸易商品则指不可移动的商品以及套利活动交易成本无限高的商品,主要包括不动产与个人劳务项目,其区域间的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
内容来源 |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 ![]() |
扫码阅读 |
4、名词解释:货币政策的无效性
【答案】货币政策的无效性是指当政府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经济时,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程度。
(1)在封闭经济中,如果LM曲线越平坦,或IS曲线越陡峭,则货币政策的无效性越强。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货币政策的无效性最大。
(2)在开放经济中,在固定汇率制下,长期内货币政策始终无效;在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始终有效。
5、选择题:经济周期的中心问题是( )。
A.价格水平波动
B.国民收入波动
C.失业率波动
D.国际收支的波动
【答案】B
【解析】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6、简单题:恶性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运行效率将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恶性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运行效率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
(1)恶性通货膨胀使价格信号扭曲,使厂商无法根据价格提供的信号来决策,造成经济活动的低效率。
(2)恶性通货膨胀使厂商必须经常性地改变其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产生因价格改变而发生的菜单成本。
(3)恶性通货膨胀使不确定性提高,引发资源配置向通货膨胀预期有利的领域倾斜,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4)恶性通货膨胀降低人们的货币需求,这会使往返银行的次数增多,以至于磨掉鞋底,经济学上这种成本被称为“鞋底成本”。
……
【完整版】 达聪学习网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热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