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建筑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2版)笔记【完整内容点击文中链接获取】
第一编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篇 建筑历史与理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史部分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绪论
由于此部分内容在有关教材和参考书中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故在此不做详细叙述,只就某些特例予以介绍。详细情况请参阅文后相关参考书目。
二、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简史
1、唐代建筑主要有成就和特点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朝首都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但唐继承后又加以扩充,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它不仅影响渤海国东京城,而且还影响了日本平城京(在今奈良市)和后来的平安京(在今京都市)等。
(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隋唐,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善于利用地形和运用前导空间与建筑物来以山为陵陪衬主体的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南北朝时已解决了高层木建筑(九层塔)的技术。到了隋唐,大体量建筑已不再像汉代那样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空间木建筑的办法去解决,如大明宫麟德殿,面积约5000m2,采用了面阔11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置。含元殿则用减去中间一列柱子的办法,加大空间,使跨度达到10m。从现存的唐代后期五台山南禅寺正殿和佛光寺大殿来看,当时木架构—特别是斗拱部分,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说明当时已有了用材制度。用材制度的出现,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便于控制木材用料,掌握工程质量,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4)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
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非常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屋的设计与现场施工指挥,并以此为生。“都料”的名称直到元朝仍在沿用。
(5)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构筑者增多。唐时砖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其中楼阁式砖塔系由木塔演变而来,西安大雁塔就是这种塔的实例(经明代重修)。密檐式砖塔平面多作方形,外轮廓柔和,与嵩岳寺塔相似。单层塔多作为僧人墓塔,规模小,数量多,如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山西平顺海会院明惠大师塔等。
(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的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从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等一系列的遗址可以想象出这一点。现存的木建筑遗物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在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唐代琉璃瓦也较北魏时增多。
2、南、北宋时期的建筑的发展及其特点
(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唐以前的封建都城,都实行夜禁和里坊制度。宋朝,都城汴梁也无法再采取里坊制度和夜禁,虽仍保留“坊”的名称,但实际内容已经改变。汴梁已完全是一座商业城市的面貌,与唐以前的都城截然不同。城市消防、交通运输、商店、桥梁等都有了新的发展。
(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北宋时,在政府颁布的建筑预算定额—《营造法式》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标准,即木架建筑的用“材”尺寸分成大小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这种方法在唐代遗物中虽已实际运用,但用文字确定下来作为政府的规范公布则是首次,以后各个朝代的木架建筑都沿用相当于以“材”为模数的办法,直到清代。
《营造法式》是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支出,保证工程质量。当时朝廷曾下令制定各种财政、经济条例,《营造法式》是其中之一。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将作监李诫,书中资料主要采自历来工匠相传经久可行之法。在《营造法式》之前,还有都料喻皓所著的《木经》。
(3)建筑群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
正定隆兴寺和石刻汾阴后土祠图都表示了这一点。从宋画滕王阁和黄鹤楼,可以看出建筑体量与屋顶的组合很复杂,这要求在设计与施工上有很高的水平。
(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
唐代多采用板门与直棂窗,而宋代大量使用格子门、格子窗、阑槛钩窗。宋代,木架部分则采用各种华丽的彩画:包括遍画五彩花纹的“五彩遍装”以青绿两色为主的“碾玉装”和“青绿迭晕棱间装”(明清的青绿彩画即源于此)以及由唐以前朱、白两色发展而来的“解绿装”和“丹粉刷饰”等。在室内装修上,宋代发展了大方格的平棋与强调主体空间的藻井,而较少采用小方格组成的平棋。家具基本上废弃了唐以前席坐时代的低矮尺度,普遍因垂足坐而采用高桌椅,室内空间也相应提高。宋代建筑从外貌到室内,都和唐代有显著的不同,这和装修的变化是有密切关联的。
(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这时砖石建筑主要仍是佛塔,其次是桥梁。宋塔的特点是:木塔已较少采用,绝大多数是砖石塔。其中最高的是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达80m以上。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则是在砖砌塔身外面加砌了一层铁色琉璃砖作外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福建泉州开元寺两座石塔,用石料仿木建筑形式,高度均在40m以上,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宋代砖石塔的特点是发展八角形平面(少数用方形、六角形)可以登临远眺的楼阁式塔。
(6)园林兴盛
北宋、南宋时,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统治集团对人民横征暴敛,生活奢靡,建造了大量宫殿园林。这种园林的兴盛,正是统治阶级政治上没落的一种表现。
三、城市
1、隋代大兴城
(1)选址
开皇二年在旧城东南龙首山南面选了一块“川原秀丽,卉物滋阜”的地方建造新都,因杨坚在后周时曾封大兴公,故新都定名大兴城,门、殿、苑、寺、县等也多用“大兴”来命名。
(2)设计者
大兴城的建设是由高颍和宇文恺二人具体负责的,功能分区明确,这是隋大兴城建设的革新之处。
(3)布局
大兴城的规划大体上依照汉、晋至北魏时所遗留的洛阳城,故其规模尺度、城市轮廓、布局形式、坊市布置都和洛阳很相似。但大兴是新建城市,因此比洛阳更为规整,更为理想化。到了唐代,东城与西城居住密度也有很大差别,一般大臣贵戚争住东城,尤以城东北角最为热闹,因为靠近大明宫,上朝路近方便,而西城多半是下层居民,较为偏僻。
……
【完整版进入资料查看】 达聪网 同等学力申硕《建筑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