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完整内容点击文中链接获取】
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传播、思维和表达特点
1、新闻评论表达观点,新闻报道陈述事实,这是两者基本的区别。新闻报道中为什么不应该包含观点?新闻评论中是否可以包含事实?为什么?
答:新闻评论是指新闻报道的分工中确定下来的独立新闻文体,具有狭义与广义两种说法。狭义上的新闻评论指的是报纸杂志与广播电视所发表的社论、短评与专栏评论。广义的新闻评论认为除社论、短评与专栏评论之外,还应包括一切政治性的漫画、民意调查与读者来信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都属于人的认识活动,都具有主观性。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在探寻事实和选择材料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新闻评论则直接在作品中表达作者的主观认识。
(1)新闻报道中不应该包含观点,这是由新闻报道的规范所决定的。这个规范由来已久,其目的主要是维护报道本身的客观性,因为观点是主观性信息,它介入报道,可能使受众怀疑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或使受众受到作者主观评论动机的影响,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立场。
(2)新闻评论中包含事实则是正常的,客观事实不会改变新闻评论作为主观性信息的本质,却同时可以为新闻评论提供客观的依据。新闻评论就是针对客观事实进行评论,因此也不可能不包含客观事实。但应当注意的是,新闻评论中的事实不应淹没观点。
2、新闻传播各个环境、各种形式都追求传播的效率,试述在新闻评论中是如何追求传播效率的?
答:在新闻评论中追求传播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新闻评论的效率性,应该高效率地表达论点。而让读者尽早地接触到论点、突出地表达论点,就是新闻评论的效率性之一。这需要在形式方面,即在文章内在的结构中精心安排。
比如,新闻评论通常采用的结构是在文章开头概述新闻事实。但文章开头是极为珍贵的优势位置,能给人最初的和最深刻的印象,因此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叙事与论点的关系;叙事与观点的关系;叙事要素和细节的写作轻重关系。处理这些问题都要立足于它们与论点的相关性。要把必要的叙事性内容分散到后面的议论之中,避免叙事过长造成的节奏沉闷。
(2)评论的效率主要从确定清晰的结构和语言文字之中体现。
评论具有路标一样的指引作用,方便读者阅读的同时,还能使其准确地把握评论的内在关系和议论线索,甚至可以经受读者“跳读”习惯的考验。为实现“连贯”而通过句型的重复形成的“并列结构”,即是一种便于读者把握文章内在关系的语言技巧。递进的议论线索中通常为读者提供确切的、表示递进层次的连词或提示语,如“由此看来”等,可提高表达效率。为避免歧义、误读,明确性强的语言结合抽象和具体搭配的语言表述,以及合适的修辞方式,能够使读者在阅读时不会因为“浓度过高”的抽象语汇引发沉重的理解负担。
3、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写作经验,思考一下:在新闻评论写作的不同环节,可不可以联想,如果可以,那么它在新闻评论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
【完整版】 达聪网 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