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达聪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1-07-25 共202人浏览过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经济学 ★

经济学
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服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的一门学科。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 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多种多样且无限的需求而言,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了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经济学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使用有限资源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考点二: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见表1-1) ★★

原理 含义 具体内容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做出决策要求人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他所放弃的东西 由于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所以在做 决策时需要对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 这里的成本一般来说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要 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中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当一 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 理性人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激励是指诱使个体倣出某种行为或活动的因素。由于理性人在决策时会比较成本与收益,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理性人的行为也会改变。


内容来源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第8版笔记

扫码阅读






考点三:关于人们之间相互影响的基本结论(见表1-2) ★★

原理 含义 具体内容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 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从而使贸易双方的 福利水平都得到提高。通过贸易,家庭可以 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最好的东西,各国也能从相互贸易中获益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和利己引导市场参与者行动,导致市场均衡时实现合意的结果,使 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①促进效率。单纯的市场调节有时会导致市场失灵,政府的宏观 调控措施可以改善市场结果。②促进平等。在市场经济下,不能保证经济福利上的平 等,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考点四:关于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基本结论(见表1-3) ★★
原理 含义 具体内容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生产率是指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数量。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是由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生产率的增长率会决定平均收入的增长率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当政府发行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从而导致经济中物价水平的总体上升, 出现通货膨胀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 与失业之间的短期 权衡取舍 
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 的权衡取舍关系的曲线。当政府减少货币量时,人们的支出减少,导致企业销售量减少 生产减少,这样工人失业率就会增加
……


【完整版】 达聪学习网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页数:284
  • 推荐指数:
  • 适用:网页/电脑/平板/手机
  • 来源:/Ebook/999717.html


  热门内容

——————————————————————————————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8版配套题库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章节题库

2021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