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人:达聪学习网 发布日期:2022-06-03 共105人浏览过


考研教育学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年考研真题详解 【完整内容点击文中链接获取】


1、[单选题]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  )。
A.分析
B.理解
C.评价
D.综合
答案:D
达聪解析: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部分,共同构成教育目标体系。其中,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到高依次分为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其中,综合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将它们按要求重新组合成整体,以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该题中,学生写七律诗,需要调动其已学的关于七律诗的所有知识,并将其重新组合成整体,因而属于综合层次。

2、 [单选题]谢老师在班会上问学生:有个同学在上课时对老师说了不敬的话,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学生们自由发言,说出了各种可能的师生互动方案。谢老师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表演其中一种方案,全班学生边看边评议各组演的像不像。谢老师这一做法属于(  )。
A.认知发展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答案:B
达聪解析:体谅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欧美流行的一种德育模式,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麦克菲尔。这是一种从情感入手的德育模式,从实证研究出发,建立起关心他人,发展利他主义观念。体谅模式的实施方式包括教师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讨论或角色扮演。




3、[单选题]1999年美国总统签署《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该法案颁布与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实施“生计教育”
B.加强“新三艺”教学
C.构建美国职业教育系统
D.确立美国中小学课程的国家标准
答案:D
达聪解析:《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批准设立“国家教育标准和改进委员会”,同时确立了国家和州级的内容标准、操作标准、学习机会标准和州一级的评价标准。由此,形成了美国一体化的课程标准体系。A项,“生计教育”是20世纪50年代提倡的。B项,“新三艺”是20世纪70年代《国防教育法》的内容。C项,“职业教育系统”是20世纪初《史密斯-休斯法》的内容。


4、 [简答题]简述19世纪20年代初美国初级学院运动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案:(1)主要内容
19世纪后半期,美国中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解决中学与大学的衔接问题,人们开始从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和高等教育自身结构方面提出改革的设想。
1892年,芝加哥大学的校长哈珀率先提出把大学的四个学年分为两个阶段的设想。这种制度的设想也是把大学的四年分为各为两年的两个阶段,规定学生在读完第一阶段取得“初级证书”后,才能继续下一阶段的学习。
初级学院是一种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教育,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转入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学习。初级学院满足了希望进大学继续学习的人数迅速增加的要求,也提供了一些学生为谋生和就业接受一定职业教育的机会。
(2)影响
美国初级学院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是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进程的产物,适应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但是,初级学院也存在着学业标准不如四年制大学或学院那样严格,学生缺少离家生活的成长经验等问题。

……


【完整版】 达聪网 考研教育学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年考研真题详解

  • 类型:题库
  • 推荐指数:
  • 适用:网页/电脑/平板/手机

来源:/Tk/4135.html


  热门内容

——————————————————————————————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配套考研真题

张卫平民事诉讼法第5版配套考研真题

制度经济学专业课考研真题题库

2023年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先秦文学真题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2022年版考研真题精选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354汉语基础讲义教材

中外教育史考研真题大纲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