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教师引入其他相关小说名作,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妙处。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 )。
A.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B.孙犁《芦花荡》
C.鲁迅《社戏》
D.海明威《老人与海》
答案
A
解析
A项,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名著之一,在书中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该小说以社会环境描写为主,以夸张、讽刺的表达方式对俄国沙皇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B项,孙犁的小说《芦花荡》主要描写了一个老英雄帮助部队运送资源、护送同志,用自己的本事同敌人英勇无畏地进行抗争的故事。其自然环境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水乡的气息,雅致隽永,同时又能在小说中起到烘托环境氛围,突显环境险恶,交代故事发生背景等重要作用。C项,鲁迅的小说《社戏》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小说中出现了多处景物描写,集移步换景、大笔写意以及优美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于一体,既展现了江南水乡月夜之景的美,又体现了作者对童年故乡的爱。D项,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小说中对海上景象的生动描写,既渲染了情节气氛,又突出了主人公老渔夫在海上捕鱼时的艰难境遇以及他不屈服于命运,即使身在苦难中也能凭借勇气与智慧坚持到底的精神。BCD三项都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描写,A项是对社会环境的描写,根据题干要求,A项当选。
2、[单选题] 阅读《鸿门宴》的学习任务设计,根据要求答题。
课前学习任务: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翻译课文,并归类整理“如、谢、举”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课中学习任务:项羽因曹无伤的密报“大怒”,这个“怒”字包含哪些内涵?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和刘邦说的一模一样,仅在语句上稍有变化,是吗?如有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课后学习任务:收集名人评价项羽的诗词,看看他们在诗词中对项羽的评价是怎样的,以“我看项羽”为题写一篇文章。
对上述学习任务设计的分析,正确的是( )。
课中学习任务:项羽因曹无伤的密报“大怒”,这个“怒”字包含哪些内涵?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和刘邦说的一模一样,仅在语句上稍有变化,是吗?如有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课后学习任务:收集名人评价项羽的诗词,看看他们在诗词中对项羽的评价是怎样的,以“我看项羽”为题写一篇文章。
对上述学习任务设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教师把握住探究学习的本质特点,探究任务设计充分
B.教师以生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C.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强,课中任务切入准,覆盖面广
D.教师整合资源设计课后任务,达成了专题探究的目标
答案
A
解析
B项,“独立”在题干的学习任务设计中并没有得到体现。此外,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文言文阅读的。B项错误,排除。C项,题干学习任务设计仅限于言语理解与分析,而没有涉及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文章主旨等其他层面的剖析。“覆盖面广”无从体现,C项错误,排除。D项,题干中任务设计设置有实词的整理与归纳、人物语言的对比分析以及“我看项羽”命题作文,并未设置“专题探究”。D项错误,排除。A项,题干任务设计中课前、中、后的任务设置充分,兼具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探究性与创造性等特点。A项正确,因此答案选A。
内容来源(点击获取)
[案例分析题]设计八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第1~2题。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单元导语】
本单元教学古代议论性散文。
文言文阅读教学,重点应放在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上,放在熟读背诵课文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语感。本单元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班额45人。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第1~2题。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本单元教学古代议论性散文。
文言文阅读教学,重点应放在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上,放在熟读背诵课文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语感。本单元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
高一年级,班额45人。
三课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
1 根据以上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答案
(1)熟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深入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3)了解《孟子》一书的特点。
(2)深入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3)了解《孟子》一书的特点。
2 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任选一个课时)。
答案
课文分三课时讲解,以第一课时为例说明此文的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师列举以下言论,让学生分辨出哪些是孟子的,哪些不是。学生不知道的,由教师说出。学生不理解的,教师作简要解说。
(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3)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6)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
(7)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孟子)
(8)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10)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子)
(二)由孟子的言论导入新课,板书《孟子》及课题注:教师板书课题时,可不将“寡”字写全,略去一“刀”,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待学生发现后,由教师补充并作强调。
(三)抽学生谈有关孟子的基本情况,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补充,并择其要者板书。
(教师资料储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先秦著名思想家,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迁地教子”“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四)听录音朗读,注意字音、断句,把握语感。听完后,师生一起强调个别汉字的读音。如“谷不可胜食”,“养生丧死无憾也”,“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然而不王者”句中加线的文字。
(五)师生一起探讨文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列举:(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3)王好战,请以战喻。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5)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6)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7)斧斤以时入山林。
(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9)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1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1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
(六)作业布置:继续读课文,勾画文中的疑难问题。
(一)引入:教师列举以下言论,让学生分辨出哪些是孟子的,哪些不是。学生不知道的,由教师说出。学生不理解的,教师作简要解说。
(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3)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6)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
(7)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孟子)
(8)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10)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子)
(二)由孟子的言论导入新课,板书《孟子》及课题注:教师板书课题时,可不将“寡”字写全,略去一“刀”,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待学生发现后,由教师补充并作强调。
(三)抽学生谈有关孟子的基本情况,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补充,并择其要者板书。
(教师资料储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先秦著名思想家,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迁地教子”“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四)听录音朗读,注意字音、断句,把握语感。听完后,师生一起强调个别汉字的读音。如“谷不可胜食”,“养生丧死无憾也”,“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然而不王者”句中加线的文字。
(五)师生一起探讨文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列举:(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3)王好战,请以战喻。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5)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6)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7)斧斤以时入山林。
(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9)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1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1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
(六)作业布置:继续读课文,勾画文中的疑难问题。
……
【完整版】 达聪网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
热门内容
——————————————————————————————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复习全书